旟的繁体字: 旟
旟的读音: yú
康熙字体: 旟
旟异体字: 𣄊 𣄣
旟笔画数: 19画
繁体笔画: 19画
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
旟 yú(ㄩˊ)
(一)、古代画着鸟隼的军旗:“鸟隼为旟。”
(二)、泛指旗帜:旌旟。
(三)、扬起,翘起:“匪伊卷之,髮则有旟。”
旟【 卯集下 】【 方部 】康熙筆画: 20画 部外筆画: 16画
《唐韻》以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羊諸切,𠀤音兪。《說文》錯革,畫鳥其上,所以進士衆。旟旟,衆也。《爾雅·釋天》錯革鳥曰旟。《註》此謂合剝鳥皮毛,置之竿頭。卽禮記云:載鴻及鳴鳶。《疏》錯,置也。革,急也。畫急疾之鳥於縿也。《釋名》鳥隼爲旟。旟,譽也。軍吏所建,急疾趨事,則有稱譽也。《詩·鄘風》孑孑干旟。《周禮·春官·司常》鳥隼爲旟。《又》州里建旟。《註》鳥隼,象其勇健也。
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鳥旟七斿,以象鶉火。《註》畫朱雀及隼於斿縿之上也。《疏》縿旗之正幅,斿則末垂者。
又《詩·小雅》匪伊卷之,髮則有旟。《傳》旟,揚也。